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千尺井下吹响“民兵号”——记全国劳模、复转军人、民兵排长潘兴喜

2011-01-04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本文发表在济宁日报 201114 

 

人物档案:潘兴喜,现任济宁矿业集团阳城煤矿综采区副区长兼民兵排长。2000年由一名专业军士从部队转业后被分配到采煤一线。他带领民兵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体现先进性”的精神,在千尺矿井下吹响民兵冲锋号,多次创下单班采煤5000以上、日产原煤过万吨的纪录。他带的民兵班、排从未发生过破皮轻伤事故,连续4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和矿先进班组;他个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被授予阳城煤矿、集团公司、汶上县和山东省劳动模范,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从优秀士兵到优秀民兵

 

“在部队是优秀士兵,退伍回来是优秀民兵,多年来一直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说起潘兴喜,矿武装部长王利平翘起大拇指:“他为民兵争了光!”

 

在部队曾代理排长,1998年参加长江抗洪抢险,荣立叁等功,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的潘兴喜,复员回来后,原想分个事业单位,谁知事与愿违,结果被分到落陵煤矿,成了一名采煤工人。当时落陵煤矿已有30年开采的历史,资源将近枯竭,厂房设备破旧,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对煤炭行业的影响,这给满怀信心、决心干出一翻事业的潘兴喜迎头浇了一盆冷水。

 

井下低矮的巷道,弥漫着呛人的火药味。空气潮湿,工作强度大,且险象环生,与他一起入矿的6名同事看到这恶劣的环境,都相继离开了煤矿。

 

对工作的美好憧憬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让潘兴喜大失所望,一连几天,他下矿时无精打采,下班之后回到宿舍倒头就睡。老班长看出了潘兴喜的心思,便把他叫到家里,边喝酒边拉家常。这次谈话看似寻常,但却彻底打消了潘兴喜放弃的念头。10年前的那次谈话,潘兴喜至今仍记忆犹新。

 

老班长说:“我这辈子想当兵没当上,后来有机会招工进矿当了工人,成为一名民兵。民兵也是兵,咱得珍惜这份荣誉,尽到兵的责任。”老班长的话如醍醐灌顶,让潘兴喜茅塞顿开。“我怎能当逃兵呢?我现在是一名煤矿工人,更是民兵队伍中的一员,别人能行自己为什么不行?”潘兴喜下定决心,决不给退伍军人和民兵丢脸,一定要干出个名堂。

 

在矿武装部组织开展的民兵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科技创新等活动中,潘兴喜感到,现代煤矿开采机械化及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只凭一腔热情和一股子蛮劲就不能当好一个称职的煤矿工人,就难以发挥民兵的模范带头作用。既然扎根煤海,就要把技术学精,把基本功练扎实,把工作干到位。上班时侯他向工区的技术人员和老工人请教,现场摸索;下了班就借来图纸和技术书籍研究,反复琢磨操作要领,利用别人喝酒、打扑克的时间,钻研施工工艺、机械知识。肯学、能干的他很快成了行家里手,被评为民兵学技术标兵,当年便被提拔为班长。

 

作为一线指挥员,潘兴喜喜欢动脑子技术进行创新。2006年他调入阳城煤矿后,发现采煤机牵引变压器保险接线是铜质压线鼻,在煤机剧烈振动时容易震断,既不安全,频繁更换也影响生产效率。于是他将铜质线鼻改造为导线线鼻,这小小的一变,每月可多开机10个小时,相当于多增加了一天的产量。如今的潘兴喜,综采技术“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手里握有3个特殊工种岗位证,成了远近有名的技术大拿。他带的民兵有1名获得集团公司技术比武一等奖,4名同志分别获二、叁等奖;12名民兵分别荣获矿一、二、叁等奖。

 

把军事化管理融入到生产管理

 

潘兴喜到阳城煤矿以来,共带出18位班长、5位安全员、2位跟班区长、2位质量验收员,有的还评为被市、县及公司里的劳模或标兵,他成了大家公认的基层管理者的 “孵化器”。

 

部队纪律严、作风正、要求高。走路要挺胸,内务要整洁,坐姿要端正,风纪扣要板正。潘兴喜就把部队“又严又细”的那一套军事化管理融入民兵组织和公司的生产管理之中。

 

煤炭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工作中,潘兴喜抓质量和安全管理,从不含糊。有一次,他在巡查时发现一名工友在回撤机尾关门柱子时没有执行规定,正要制止时,突然一块大煤块从顶板上落下来,潘兴喜一把将他推到一边,避免了一起事故。工友吓呆了,过了一会儿紧紧地握着潘班长的手说“谢谢你!”。“你没有执行‘先支后回’的规定,多悬啊!其他矿井曾有在回撤最后一棵关门柱子时因此造成的死亡事故,酿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这样的事故绝不能重演,井下工作绝对不能凭侥幸,只有按章程操作,把工作做到位,保证了质量才能保证安全。”这位工友深刻地认识到了错误,工作起来再也不图省事、怕麻烦,并经常用这一教训说服他身边的工友,成了有名的群众安监员。由于潘兴喜严格要求,大胆管理,他带的班在“叁无”班组建成率、文明班组建成率、班组安全评估A级品率、材料降耗等方面一直名列前茅。

 

 战断层连续20多天吃住在矿上

 

    “民兵既是生产队,也是战斗队,关键时刻要吹冲锋号。”作为兵头将尾的潘兴喜,在千尺矿井下,他带着民兵脏活累活争着干,遇到险重任务朝前冲。

200412月,在运河煤矿一个工作面回撤期间,潘兴喜当时担任大班长。由于工作面涌水量大,一些大型设备陷入淤泥中无法拆卸,班里一些人员产生了畏难情绪。“跟我上!”潘兴喜大喊一声,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泥水中,摸链子、挂葫芦。在他模范行动的感召下,民兵紧跟其后,纷纷跳入水中和他一起作业。潘兴喜把原来认为无法拆除的前部机头减速箱、机头大架等设备全部撤出来,为矿上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有一次,潘兴喜的女儿有病发高烧,妻子张桂芝连打了几次电话催他回家,他都请了假了,最终也没能回去。”综采工区区长鲁红军讲,当时新工人多,井下环境复杂,潘兴喜担心安全上问题,犹豫再叁,还是留了下来。只要有他在,井下条件再复杂,职工们都安心。他是工友们的“主心骨”!

 

今年5月,阳城煤矿1307工作面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断层,整个工作面除上下两端头几个支架外,其余150多米的长度全部被断层断开。一连20多天,潘兴喜带领“民兵先锋号”小组吃住在矿上,经过连续奋战,恶劣的条件终于有了转机。

 

潘兴喜不顾疲劳,身先士卒,带领民兵拉网子、上网子、安装支架,开机提刀推进。随着机器轰鸣,乌黑的煤块源源不断被运出矿井。对此,潘兴喜说:“井下带班生产犹如带兵打仗,兵贵神速,生产也是如此,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时候,就要抓紧推进。”

 

潘兴喜获得全国劳模后,在井下,民兵和工友们喜欢称他 “潘劳模”。 潘兴喜却说,越是劳模,越要在一线把活干好。

 

                                       

                                                                                         (王政 张印东)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