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1年,太平煤矿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年实现“零轻伤”、“零事故”,创造了新的安全生产记录。目前,该矿已安全生产2900余天,创建矿以来最长安全生产周期。
对煤矿公司来说,全年“零轻伤”十分困难,对于太平煤矿这样一个现场条件极差的矿井来说,更像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011年,太平煤矿进行了五次综采液压支架回撤安装,平均2个半月就要搬家一次;5个厚煤层综采工作面都是提高开采上限工作面,头上顶着一个大水库,随时有溃砂溃水的可能;薄煤层开采地质条件复杂,属河下采煤,几乎月月过断层;九采区每条掘进巷道均超过1千米,8304二分层顶空掘进和采煤,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太平煤矿能在这样的条件下实现全年“零轻伤”,完全是精心管理的结果。
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基础设施。针对矿井主要巷道和主副井严重老化,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的现状,本着对公司的现在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该矿加大安全投入,先后完成了主副井罐道、管路、电缆、梯子间的更换或加固以及井壁注浆等,大大增加了主副井筒使用年限和运行安全系数。持续对北大巷、东大巷、九采区泵房等严重失修的巷道进行加固,防止了片帮冒顶,延长了服务年限。高标准更换、铺设了主要大巷的轨道、地坪、水沟等,为矿井今后的长远安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基层班组建设,筑牢第一道防线。坚持每季度对班组进行评先树优,每季度召开班组总结表彰会。全年评选红旗班组18个,发放奖金16余万元。开展金银牌班组长评比活动,评出金牌班长1名,银牌班长6名,颁发了金银牌和奖金。对优秀班组长给予重用,先后有6名班组长被提拔为副区长。组织全矿113个班组进行管理法评比,提炼出了潘荣振班“四先四后”管理法、高玉兵“一叁五”管理法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班组管理法。以上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基层班组保安全的积极性,筑牢了安全第一道防线。
推行“叁预”管理,把预防能力推向纵深。为做到超前消除安全隐患,该矿开创了安全“预想、预判、预干”管理模式。管理人员安排任务和工人施工前,要先预想可能出现的不安全隐患,判断可能造成的后果,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叁预”管理真正落实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收到明显效果。大家的预防认识逐步提高,意识逐步增强,力度逐步加大,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安全生产。
开展“三精” 创建活动,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精品岗位、精品工程、精品单位”创建活动。制定了较高的评比标准,一丝不苟地实施创建,雷打不动地定期评比,公正公平地实施奖罚。全年共评出精品岗位258个次,精品工程40个次,共奖励4100人次,发放奖金60万元。随着活动的开展,矿井上下各机台岗位、工程、单位面貌均焕然一新,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质量标准化水平提高到了崭新高度。
创新反“叁违”机制,有效规范职工行为。为有效地杜绝“叁违”行为,该矿改变以往对“叁违”人员单纯罚款的做法,实行“叁违”行为与各类奖金挂钩制度,让违章行为和个人利益密切挂钩,让职工自觉规范行为,远离违章。同时加大了对“叁违”的查处力度,对不作为的管理人员给予重罚。2011年全年处罚干部1480人次,罚款25.2万元。这些措施充分发挥了管理人员的作用,保证了反“叁违”工作的有效开展,职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太平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认可。2011年度安全生产评估达到安全一类矿井标准,质量标准化验收达到一级矿井标准,“双基”建设验收达到省级先进单位标准。公司先后获得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6A”级矿井等荣誉称号。
尽管在安全上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该矿领导班子始终强调,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太平煤矿距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慎言成绩、警钟长鸣、警示高悬、常抓不懈,矿井才能长治久安。
(太平煤矿 王来文)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