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划重点!“十四五”规划纲要这些内容与煤炭和能源息息相关!

2021-03-15 责任编辑:管理员

近日,发布,全文共19篇65章。


其中,涉及煤炭及能源发展的内容如下:

第一篇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章 发展环境


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


第二章 指导方针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章 主要目标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着,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1%,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着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图片


第三篇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第八章 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扩大轻工、纺织等优质产物供给,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公司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第十一章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推动煤炭生产向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合理控制煤电建设规模和发展节奏,推进以电代煤。有序放开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准入,加快深海、深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利用,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利用率。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

图片

图片


第四篇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十二章 畅通国内大循环

优化提升供给结构,促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等产业协调发展。

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完善公司兼并重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

第十三章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

第五篇 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


第十五章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构建基于5骋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第十八章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图片


第六篇 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十章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放开竞争性业务准入,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对自然垄断业务的监管。

第九篇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叁十章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农产物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和边境地区等承担战略功能的区域为支撑,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和边疆安全,与动力源地区共同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和运输格局,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建设,提升国内能源供给保障水平。

第三十一章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

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强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及地面沉降综合治理。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合理控制煤炭开发强度,推进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加强矿山生态修复。

第三十二章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持新疆建设国家“叁基地一通道”,支持西藏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政策统筹,实现重点突破。

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转型创新试验区建设,实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

第十一篇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三十七章 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非生态活动,稳妥推进核心区内居民、耕地、矿权有序退出。

第叁十八章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

坚持源头防治、综合施策,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公司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加大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推动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第叁十九章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支持工矿废弃土地恢复利用,完善土地复合利用、立体开发支持政策。

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

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补齐和延伸产业链,推进能源资源梯级利用、废物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置。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环境污染第叁方治理等服务模式。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

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创新完善自然资源、污水垃圾处理、用水用能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

图片


第十二篇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四十一章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拓展规则对接领域,加强融资、贸易、能源、数字信息、农业等领域规则对接合作。

第十五篇 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第五十二章 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

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加强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加强国家安全执法。

第五十叁章 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

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着力提升粮食、能源、金融等领域安全发展能力。

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完善产供储销体系,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实现煤炭供应安全兜底、油气核心需求依靠自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夯实国内产量基础,保持原油和天然气稳产增产,做好煤制油气战略基地规划布局和管控。扩大油气储备规模,健全政府储备和公司社会责任储备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油气储备体系。加强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完善能源风险应急管控体系,加强重点城市和用户电力供应保障,强化重要能源设施、能源网络安全防护。多元拓展油气进口来源,维护战略通道和关键节点安全。培育以我为主的交易中心和定价机制,积极推进本币结算。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图片


第五十四章 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公司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压实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和监管监察执法,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民爆、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推进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安全管理。加强矿山深部开采与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推进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重点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全覆盖。

注: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