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听老一辈新闻人“讲经”

2011-04-06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政治部  王传钧

 

由中国新闻培训网主办的“新闻采写技巧与版面编辑艺术高级实务研修班”上个月下旬在春城昆明开班,集团公司组织20名优秀通讯报道员远赴云南参加培训,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有幸见到了全国政协委员、前《人民日报》编委、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中宣部新闻阅评员、原《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刘国昌,原香港经济导报驻京首席代表姚赣南,《经济日报》高级编辑、专题部主任、中宣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姜波,并聆听了他们就如何当好记者、通讯员,新闻报道的选题与策划、报纸版面编辑技巧、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等新闻实务的授课,零距离感受到了这几位老一辈新闻人的个人魅力和授课风格。

 

詹国枢——“大道至简”

 

詹国枢,1978年至1982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学习。这位经济日报的原副总编辑、20103月从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岗位上退下来的老报人,讲课像他的文章一样通俗而生动。他的课是从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开始的,而他要说的道理就是“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说出了古今中外一个普遍真理,凡是含义深刻、高屋建瓴的大道理,往往也正是最通俗最简单、让大多数人最能理解、最能明白的小道理。“把纷繁复杂的世界通过认识、分析、过滤后,再用通俗易懂的故事、语言‘翻译’给大众。”按照“大道至简”的道理,詹国枢把编辑记者的工作形象地比作“翻译”。他对记者的定义更是简单:把大家想知道的东西记录下来就是记者!

授课期间,他通过自身的经历道出了“记者必备的两种素质” :

一是带着问题写新闻。我认为,这是我们新闻从业者脑子里必须牢牢记住的一个“总纲”。我们分到一新单位,会发现这个记者本事很大,那个记者本事也很大。甭管这本事那本事,记者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呢?我认为,记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提问。无论采访一个人物还是采访一个地区,采访之前,都要先问问自己,读者对这个人物、这个地区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写文章前,不妨先设好靶子,给自己提几个问题,然后再回答这些问题。

二是水平高低在选择。人生其实随时随地都在选择。说到一篇报道,究竟怎么选择的呢?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对象的选择、角度的选择、结构的选择、材料的选择和文体的选择。倘若您能做到每个选择都高出别人哪怕是一点点,最后,整篇文章肯定就比别人高出一筹了。

对于新闻的看法,詹国枢则直言不讳地说,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确实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色。这是谁也阻挡不住,谁也改变不了的趋势。但是,即便人人都是记者,毕竟还有专业与“票友”之分。新闻这个行当,在任何时代都是需要的,也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因为,人一睁开眼睛,就有获知新闻的欲求。必须有一批专门人才,去满足这个需求。网络时代的媒体从业者,较之过去不但数量多了,而且要求更高了,他得随着人们需求的转变以及获取新闻的方式的转变,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但恰恰因此,富于创新精神的媒体人,一定能够在新的挑战中找到新的乐趣,也一定会比老一辈干得更棒,更有意思。

詹国枢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北京晨报记者王海亮曾以《人民日报记者詹国枢委员连发36条微博报两会》为题对“老詹”同志进行报道,大体内容是:

记者“围追堵截”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成了两会的“现场报道者”。

也许是出于职业习惯,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詹国枢从昨天下午2时上车赴人民大会堂开始,到会议结束回宾馆,连发了36条微博报道开会现场。对于微博,詹委员热情不小——“今天试了一把微博现场直播,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姑且一试吧,既然微博改变一切,为什么不可以改变改变我们的开会方式、报道方式和生活方式呢?”他还特地让网友放心:“老詹在大会堂边开会边发微博,会不会影响自己开会呢?不会的。一边听报告,一边看文件,一边动脑筋,一边写成文,我相信,如此认真,如此集中精力,效果绝不会差于其他委员的。”

对于网友表示的支持,詹委员表示:“下回听温总理报告,老詹还直播,主要写评论,以评为主,以播为辅。”(晨报记者 王海亮)

由此报道可知,詹国枢老师的职业习惯和新闻敏感性可见一斑。

 

刘国昌——“编报策划”

 

刘国昌,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迄今已在人民日报社工作35年,前期在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工作,1985年从海外版创刊至今在海外版工作,历任版面主编、教科文部主任等职务。

刘国昌老师,认为好的采访一定得遵循“深入-深入-再深入”的原则,并在采写过程中抓好“细节”。他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新闻报道的选题与策划,标题的制作艺术,报纸版面编辑技巧。

一、新闻是对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它的发生是不以人们包括记者的意志为转移的。怎么能策划新闻呢?新闻记者的任务,是发现新闻、捕捉新闻、报道新闻。但在编发这些新闻、组织这些新闻的报道,是需要策划的。

    报纸天天出,除了刊登当天发生的新闻外,还需要刊登其他方面的稿件。那么,这些稿件如何登?采取什么形式登?一个时期内的报道要点是什么?有哪些专栏需要调整、充实……举凡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安排、有一个很好的策划。

    二、什么是策划?策划,乃筹划、谋划之谓。

    策划,实际上就是报纸编辑部的编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审时度势,统筹安排,不断谋划、推出有时效性、有针对性、有声有色的报道。一张受读者欢迎的报纸,必然有其精心的策划;反之,面孔依旧、内容不吸引人的报纸,往往反映着该编辑部缺乏、或没有很好地进行策划。

    叁、那么,如何搞好策划呢?

   结合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编报实践,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建立一种制度将策划得以实现。以海外版为例,每天上午的“晨会”,就是搞策划的好制度之一。这项制度从2006年底开始,一直坚持至今。在“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近期要准备搞的选题,报线索、说背景、找角度、拟题目,然后落实写稿人、交稿日期等。实践证明,这个“晨会”制度,对逐日上版稿件的数量、质量等都提供了保障。

    第二、集思广益,反复切磋,好中选优。好点子、好主意,都是在碰撞中产生的。因此,搞策划时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出主意很重要。如果沉默寡言,或说些不着边际的话,那策划就搞不成。前年围绕国庆60华诞的报道,我们策划了《中国人的高兴事儿》专栏,定位在以讲故事的形式,说身边的人和事,要求具体、生动、有细节,刊出后反响不错。何以如此呢?就在于最初讨论时比较充分、比较具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在考虑开什么专栏时,大家讨论后一致赞成这样的方案:以具体生动的人和事来反映60年的变化为好,它较之那些单纯摆一大堆数字、讲一些空话要好得多,而且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于是,大家便分工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叁,对参与策划的人要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

    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信息充足。这一点甚为重要,如若信息不灵、消息闭塞,那就失掉了进行策划的基本和必要的条件。有鉴于此,相关人员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尽可能多地掌握大量的信息,以便在开会时积极发言,提供意见,参与讨论。

    2、善找角度,力求出新。策划贵在出新,而出新就要善找角度。面对同样的材料,从哪一个角度去写、怎样写才能有新意,这都要认真动一番脑筋。特别是有不少稿件是做“第二落点”(即消息先发表了,还可深入挖掘,做深入报道),更需要仔细琢磨。如最近对于国庆百万志愿者服务的新闻,在报上发了不少消息,但还可做“第二落点”——深入采访一些具体的志愿者,详细介绍他们的内心想法、感受等。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比较新鲜,有可读性。

3、收集反馈,随机应变。在每天的“晨会”上,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谈谈对当天和近期报纸的反馈意见,无论是好的,还是有毛病的,都大胆地讲,这样有利于报纸的改进。同时这些反馈还有利于把策划搞得更好。如原来策划时考虑欠周全的地方、需要马上弥补的地方等,都可及时采取措施改进。

 

姚赣南——“看报看题”

 

姚赣南,首都资深报人、着名作家、书法家,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年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人民日报社任记者、编辑;1988年调派至香港经济导报任驻京首席代表、采编部主任、高级记者;1996年回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历任办公室副主任、培训部主任、“看神州”频道总监。目前为人民网联络员、客座教授。

    看报先看题(标题),这是众多读者的固有习惯。因此,姚赣南老师先从新闻标题制作开始入手,逐一讲解。

新闻标题的构成。

构成方式及字号:一行题,多行题

标题制作意向:吸引读者,美化版面

新闻标题的结构一般分为:肩题、主题、副题(主题一般不超15字,巧用动词更生动)

    肩题又称眉题、引题,一行为宜,一般为虚。(起烘托、揭示、说明作用)

    主题有一行及双行主题,简短明确,一般用主谓结构

    副题又叫子题,补充、注释的作用,一般为实,内容具体实在。

    此外还有:通栏标题、插题(小标题)、栏目题等,也可适当运用

新闻标题的题式:

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感叹式、对仗式、排比式。

有主题  2、有对比  3、有文采  4、较精炼。“叁有一较”

姚赣南将新闻标题制作的具体要求总结为:“把握主题动词巧,字数十几莫再超,练练对仗作肩题,多改几次勤比较。”

人民日报最近对标题的要求:标题是“篇之目,版之睛”。要做到生动活泼、朗朗上口。要狠下工夫,画龙点睛。

例一:一编辑改题:(同样反映大黄镇的变化)

     原题--党旗在大黄镇高高飘扬

     改题:黄大爷的粮票与他孙子的股票

例二:詹国枢改题:

     原题--沉老沉老您莫急

     改题:沉鹏委员气炸肺

例叁:范敬宜改题:

     原题:毛主席铜像揭幕仪式昨日举行

     改题--        

仰首忆往昔  含笑看今朝

主席铜像巍然立韶山

例四:述评原题:詹国枢:《如何把公司搞死》

     改题:范敬宜:《少数公司死不了,多数公司活不好》

除了新闻业务方面的授课内容,姚赣南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授课风格——激励式授课!

在授课期间,他随时请学员回答问题,回答对了,他发奖品(自己写的书法作品)给学员以资鼓励,如果认真听他的课,肯定都能回答正确。这种授课方式一下子就把学员们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这也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而且我还主动举手回答他的课堂提问,并有幸获得了老师的一幅墨宝(附与姚赣南老师合影图);另外,同去的阳城煤矿高莉也获得了一幅,全国240多人参加培训,只有七八个人有机会拿到老师的墨宝,而我们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就获得了两幅,占了奖品总数的35%,可见我们的学员听课之认真,回答之踊跃。

 

姜波——“吃透上头”

 

姜波,经济日报导刊部主任、资深媒体人,横跨国内报道与国际报道两个领域,编辑、采写、评论等业务样样精通。他采写的新闻作品数百万字,他经手编辑的稿件在千万字以上,还出版了专着和译着,先后六次获得国家级新闻奖,并成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姜波老师说,把文章写好,要“吃透上头”,通讯员要吃透上级文件精神和大政方针,对于宏观大局的把握,要做到“心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善于提炼素材和挖掘新闻背后深层次的东西。

姜波老师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并有在国外长期学习和工作的经历,能够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和宏观大局。他采写的《日本在变动中》系列报道,用素描式手法展示了冷战结束和泡沫经济给日本带来的社会创伤,尤其是整个列岛右倾化的趋势,不仅在国内引起关注,而且日本报纸也纷纷转载。

他采访日本着名政治家、经济学家大来佐武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就现代资本积累、政府调控作用、公平与效率兼顾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见报当天正值中央在上海召开华东六省市负责人会议,主持会议的江泽民总书记要求与会人员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事隔一年后,朱镕基同志通过办公室两次致电报社,不仅要调看报纸,而且要了解记者当时采访的全部情况。
      
回国工作后,姜波在参与重大报道和撰写评论的同时,主要以编辑工作为主,不仅编辑了大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的稿件,而且培养了一批年轻记者和通讯员,带出了一支过硬的队伍。“编辑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姜波从“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过程中,找到了这种再创造工作的兴奋点,也找准了编辑的定位。他认为:一个好的编辑,应该具有时代意识、全局意识、服务意识。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尤其是作为中央党报的编辑,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全局意识,吃透中央政策,“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
      1999
年春节,姜波在与一位大学校长叙旧时,听他讲目前我国大学师生比太低、图书馆、教室、试验设备等利用率不高、存在着扩招的巨大潜力,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大选题,立即请这位校长撰写文章。文章很快就写出了,但属于论文性质,不适合报纸的大众阅读。姜波不辞辛苦,把文章改写了一遍。这篇《放开大学  宽进严出》的文章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前夕刊登,而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研究大学大幅扩招事宜,文章的社会反响自然非同一般,全国多家报刊纷纷转载。
      
当秦池、叁株、爱多等“明星公司”瞬间坍塌后,迅速成为社会话题并引发人们的深深思考。公司如何才能“基业常青”?这是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姜波组织策划了一组“研究失败”的文章,并以日本近年一些或倒闭破产或经营不力被撤职的当事人自述为什么会失败为基础资料,进行编译并点评。这组30篇的《败将之语》系列报道连载后,引起公司界、学术界和政府机关等方方面面的重视,许多单位纷纷索要报纸进行仔细研究。
      
精品意识。用姜波话说,我们不可能做到刊登的每篇稿件都是精品,但我们要把每篇稿件都当作精品来作,我们过手的文章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今天的报纸就是未来的历史,决不能成为关系稿的堆积场。

在讲到新闻发现时,姜波老师指出,可以通过1.利用网络和媒体;2.广交朋友;3.重视来信来电;4.制定重大节日报道日程表等途径来获取。(政治部 王传钧)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