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煤矿孟苗
讲起“忠诚”这两个字,不自觉地生出肃穆的感觉,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严肃的面孔、党旗前举起的拳头、国旗前庄严的敬礼和那些铮铮的誓言。但在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就业选择趋利化日渐凸显的时代,我们似乎看到的更多的是频繁的炒鱿鱼、跳槽和下岗分流等社会现象。
忠诚,似乎面临着现实环境挤压下衍生出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人生价值观的严峻冲击和挑战。我们到哪里寻觅忠诚?这个时代是不是还需要忠诚?有一天我们会不会为自己今天对忠诚的坚守而悔不当初?
看了以下的部分,或许你心中会有一个答案。
我端详着照片上那张坚毅英俊的面孔,耳边响起的是事发次日凌晨叁点多钟获悉噩耗后潘一恒家中发出的响彻整个小区的惨痛哭声。那是潘一恒的妻子和只有7岁的儿子面对天塌地陷般家庭灾难的无助悲号。而这些,潘一恒再也无从听到。闻者无不落泪。
你搂抱着死神跳进万丈深渊,抛却了爱妻娇子的深情眷恋,把生的希望留给这浮世人间。动力源自何处?不就是那份对职业对工作对良心的忠诚吗?
忠诚可觅。
国家,需要忠诚于她的人民和军队。否则,岳飞的“精忠报国”和杨家将的千年悲歌不会传唱到今;政党,需要忠诚于他的领袖和党员。否则,我们的新中国不会在狼烟四起、满目疮痍的一片焦土上巍然崛起;公司,需要忠诚于他的干部和员工。否则,他将在市场大潮中被卷入漩涡最终沉覆。我们作为公司人,公司垮了,完卵何在?
所以,忠诚在形成个人高尚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极度重视和需要忠诚。
忠诚,永远是一个人最闪耀的标签。不管你从事过多少份工作,不管你接触过何等样人,你表现出的忠诚都是你身上最被人认可的高贵品质。忠诚不仅仅是在“危难之时显身手”的特殊境况下体现出来,更多的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举动中。保卫科一名平凡的经警每天默默地把运煤车辆抛撒下的煤打扫起来并通知铲车送回煤场,这是“颗粒归公”的忠诚;防汛值班24小时蹲守,家中孩子无人照料就带到单位,让孩子睡到沙发上,虽属无奈之举,却也是“坚守岗位”的忠诚。你只有付出自己的忠诚,才能赢取社会、单位和他人的尊重。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好的机遇没有好的待遇。机遇和待遇都是留给忠诚的人的。这份工作也许辛苦,也许报酬微薄,也许不合你的志趣,但是只要你还在做这份工作,你最好还是保持你的忠诚,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做好它。将来有一天也许你会离开这个岗位,但是平素养成的敬业精神和忠诚价值观将会在新的工作中让你大有斩获。阿尔伯特•哈伯德说:“如果能捏得起来,
所以,落实到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来说,也是需要忠诚的职业品质和操守的。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从现实的考量来说,我们会不会为了今天的忠诚而在明天萌生出无尽的悔意?
那么,你可以问一问张前东。
张前东,2002年“感动中国”人物;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获得者;200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这一串闪光的荣誉称号背后是什么呢?同样是忠诚。
作为嘉宾,站在60周年国庆大典观礼台上的张前东心潮澎湃。这时的他已经由当初进城务工的农民矿工升任鱼田堡煤矿副矿长。谈及他的英雄壮举,他说:“想到井下还有这么多人,如果能救大家出去,自己送命也值了”。回想起在生死存亡的瞬间作出的抉择,张前东说他今生无悔。
我想,张前东的“无悔”是对忠诚价值的最终肯定,哪怕这种选择有时候需要付出的是自己的生命。张前东诠释了忠诚,忠诚成就了张前东。
相比之下,在汶川地震中抛开学生独自逃生的“范跑跑”之流永远不会理解这是什么样一种精神。他应该在“忠诚”两个字前感到脸发烧——如果他还会脸红的话。他尽可以为自己辩白说自己有逃生的权利,他不需要什么忠诚。但是如果他在潘一恒的车上或者在那获救的63名矿工中间,他不会这样理直气壮地无耻。
所以,忠诚虽然需要我们的无私付出,却不会让我们在日后有任何良心上的不安和后悔。它带给我们的是安心、尊重和荣耀。
忠诚,一个神圣的字眼。无论何时,“天下至德,莫大于忠”。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