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看电视的故事(李开珍)

2012-07-10 责任编辑:集团公司

太平煤矿 李开珍

在中国共产党91年的光辉历程中,科技的发展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给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看电视。

第一次听说“电视”这个名词大约是在中国刚实行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那年腊月二十九去外婆家,表姐告诉我她们大队里买了电视,晚上可以带我去看。从没离开过母亲的我出于对电视的好奇,选择了只身一人留在了外婆家。好不容易挨到了天黑,便缠着表姐去了大队的院子。电视还没有开演,院子里已经做了不少观众,有捧着火盆的老年人,有怀抱着小孩的中年人,但更多的是孩子。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使他们无法安静下来耐心等待,他们大概是觉得自己的位置不够理想,总把凳子挪来挪去,占定了位置就拿着铲子在凳子前面挖坑(看电视时人多,小孩无法挤出去,临时方便用的。),有的不知是谁占了谁的位置又突然吵起来了,整个场面比看大戏还热闹。我们等待了好久,不见电视开演,一会忽又传来这样消息:“今天不来电了,电视演不成了。”观众们在进一步确定了没电的事实后,极不情愿地逐渐散开,而后消失在各个胡同、各个家门里。我跟着表姐悻悻地回到家,外婆看出了我的不悦,说:“明天来了电还会演的,明天再去看。”第二天,母亲把我接回家过年,我最终没能看到电视。

又一日,在城里当工人的邻居大叔,用大轮自行车驮了一台电视回来。消息传开后,村民们早早吃过晚饭,将鸡狗鹅鸭安顿好,纷纷来看稀罕。大叔只好将电视搬到院子里演。谁知第二天,大叔起床后,可气坏了。院子里一片狼藉,遍地旱烟头,挖的坑也不计其数,且皆被“浇过”,几乎可以种庄稼了。于是晚上再演电视时将大门关紧,禁止“对外开放”。不料外面却又如来了个“还乡团”,调皮的孩子们在外面又是敲门又是爬墙,最后竟把把大叔家的墙头挤歪了。第二天大叔只好将这“惹祸招灾”的电视驮走了。

后来邻村的大队里也买了一台电视,我们村小人口少,收入薄,买不起,村民干眼馋,村干部看在与邻村关系不错的份上,请求人家带上电视来我村演一晚。驮电视的自行车刚进村,就被好奇的人们包围起来,众星拱月搬地来到大队院中。不料安装好后,任放电视的人使出浑身解数也调不出影来,整个屏幕上像在炒大米,放电视的人称其是“雪花”,说只有“雪花”不出影大概是因为天线的缘故,于是又一次眼睁睁地看着电视被驮走。听说那时正热播武打片《霍元甲》,我们实在经不住诱惑,就到邻村去看,不过这在享受电视带来的愉悦的同时,也付出了不少代价,来晚了被大人们骂,冷天冻肿了手脚或把在风中摇曳的野生植物当成鬼也是常有的事。总想有一天,自家能有一台电视,每天坐在火炉旁或被窝里看,不用挨冻,不用走夜路,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可又觉得这个愿望是多么遥不可及。

八十年代中期,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约有六七年的时间里,农民的粮囤子满了,解决了温饱问题,钱袋子也有了积蓄,村民们大部分买上了黑白电视机,这旧时的“王谢堂前燕”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彩电逐渐代替了黑白电视,近几年又在频繁地更新换代。今天的高清晰度数字化电视及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让我们从视觉和听觉感官上充分享受到了精神的愉悦。屈指算来,电视在农村从无到有,从有到普及,再到今天的高清晰度数字化电视,不过叁十年时间。叁十年的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在这弹指一挥间里,电视的发展不过是我国科技园中无数仙葩中的一枝,她与智能化手机、“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诞生、机器人的问世、嫦娥工程、神九飞天手动对接、蛟龙号入海等怒放的奇葩一起向世界昭示着:中国已是世界舞台上的佼佼者!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的英明领导,充分显示了党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幸福,生活会越来越便捷。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有信心、有资格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感到骄傲和自豪!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