霄云煤矿筹建处 仇文
从小到大,月亮在我的心中一直是充满圣洁且神秘的向往之地。
小学时,听老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月光如水银泻地的夜晚,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看月亮的心情。每一次看月亮,都会自由放飞无际的想像力,想那高大的桂树在微风吹拂下,枝头该是怎样的摇动;想那只充满灵性的雪白玉兔是不是吃上了鲜嫩的胡萝卜;想那怀抱玉兔的嫦娥到底是为谁而思……想像中,月亮总是充满那么多神秘而美好的向往。但不论如何,那想像又总是不完整的。现在想来,那种不完整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小学老师讲的那个嫦娥的故事片本身就是残缺不全的。没有了嫦娥和后羿以及吴刚在内的扯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没有了偷吃灵药的些许遗憾,只留下了“月宫里住着一个美丽的仙子,月亮里有一颗高大的桂花树,桂花树下有一只漂亮的小兔子陪伴着嫦娥”这样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或许正是这个没有头尾,缺少情节的故事,才引发了一个无知少年的更多美好向往。
上中学后,在古诗词的意境中,我又更进一步了解了月亮。一道流传千百年的《静夜思》,让床前的月光溶化为游子思乡的情绪,赢得了不知多少游子心灵的共鸣。成为他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寄托。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不只一次被月亮以及因为月亮所创造的特有意境所感动。这并不是因我的感情多么的脆弱,更不会像有些人所说的,只有那些多愁善感的人,才能写出这些小情调的文章。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感受着身边的生活,如果我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麻木不仁,那我们的生活也就失去了色彩。而事实上我们并不麻木,很多人都有和我相同的经历,当你在生活中亲眼看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场面时,你能不为之动容吗?当你亲耳听到“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这首歌曲时,你的心灵不为之震撼吗?然而,最令我心灵震憾的、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却是多年前那次草原望月的经历。
那年秋上,我所在的部队按计划又一次奔赴科尔沁草原进行年度诸兵种合同战术训练演习。依任务,我被留在营区,心里多少有些失落与怨气。因为在我当兵的十多年中,由于自己身处宣传部门,每一次军事演习总会远离我们这些所谓的笔杆子。这一次在铁流滚滚的阵容里依然没有我的身影,可幸运之神却在不经意间降在了我的头上,给了我一次领略草原月夜的机会。
让我到演习一线的原因,是去赶写一组有关演习的新闻稿件。就这样,在那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连夜收拾行礼,一路随着火车的轰鸣来到了草原深处的部队驻地。我们机关驻地就设在草原深处的一小片杨树林里,一顶顶草绿色的军用帐蓬,组成了一座功能齐全的军营。我到达的时间是上午,阳光暧暧地洒在已经泛黄的杨树叶片上,使那原本就很迷人的景色显得愈发的诱人,大草原上清新的风温柔地吹着,带来一股浓浓的庄稼成熟的气息,让人感觉到无比的惬意。由于每一顶帐蓬的人数都是事前计划好的,根本就没有多出的位置,我只好临时挤住在机关材料室的帐篷里,领导们说这样安排便于我工作。想想也是,写新闻稿件,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如果和战士们挤在一块,势必会影响大家的休息。在材料室里一人独处,灵感也容易产生。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一个大草原的月圆之夜将与我有约。那天预演完毕后已是晚上九点多,我匆匆吃了碗泡面,便投入到写作中,直到夜里一点多,一篇稿件终于完成。我伸了伸懒腰,信步走出帐篷外,才惊奇发现,一轮无与伦比的明月高挂在中天。白亮亮的月光,从九天之上直泻大地,整个草原的夜色如同白昼。一时之间,困意就在这明亮的月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目光就这样一直被那明静的月亮牵引着,头脑中不由自主地产生出一种与之亲近的想法,于是,我信步走出帐篷区,趟着及腰深的野草,一步步走上对面的一座小高岗。站在高岗之上,天边的那轮明月简直是触手可及,如盘如盖静静地俯视着大地的万物生灵。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一代诗仙“儿时不识月,疑作白玉盘”的诗句是何等的精确。月光下的草原表现出了一种冷峻的美丽,远近景物尽收眼底,如一幅洗练的图画,清清浅浅地铺陈开去,让人不忍发出一丝的声响。白日里一切的喧哗就这样在无声的月光中,被洗刷得干干净净。那一刻,我好像觉得那静静的月光,正在透视着我的灵魂。也只有那一时刻,我才真正理解了“月光如水”。我甚至相信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样的夜色里静静地接受一次月光的洗礼,我们的心灵中也许都会有一次良心的发现。
那天夜里,我就这样站在那个高岗上,仰望着月亮出神,直到深秋的冷风吹透了我身上的棉衣。以后的几天里,我几乎在每一个深夜,都一个人静静地走上那座高岗,去默默地接受月光的洗礼。直到演习结束,返回营房。
如今转业到煤矿工作也有几年了,可那轮当空的皓月总如一缕微风,在不经意间一次次叩开我记忆的门槛。我知道,那轮草原的明月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