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职工文苑

职工文苑

融汇四海&苍产蝉辫;能济天下

腊八记忆

2022-01-12 责任编辑:管理员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节日——腊八节。农历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泡腊八蒜,是家家户户必做的事情。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那时候人的欲望不多,唯有嘴特别馋。每年腊八节家里若能熬出腊八粥那可是很稀罕的事情,从很早的印象中,总觉得“腊八粥”与“八宝粥”就是一个东西,所以腊八粥的材料嘛,似乎非得凑齐“八样”才好。妈妈七拼八凑也凑不齐“八样”,能有个叁样、五样就很不错了。没关系,腊八粥的关键意义在于——要过年啦!

腊八节比较容易做到的还是泡腊八蒜。腊八这一天,大人小孩要一起剥许多蒜,蒜瓣去皮,洗净晾干,装入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里,倒入事先买好的醋,再把瓶口封严实。接下来的日子,大人似乎把它忘掉了,小孩子却会天天跑过去看两眼,不知啥时候,里面的蒜瓣就慢慢变绿了,年味儿也就越来越浓了。那望眼欲穿的湛青翠绿,让人联想起伴着蒜辣醋香的热腾腾香喷喷的刚出锅的饺子,那汩汩而出的口水啊简直要一直咽个饱。

对于腊八粥的传说,我也是打小儿听来的,记得好像是说有那么老两口,儿子懒惰,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爹娘屡劝无效,眼看到了腊月初八,家里断炊了,一家人饥肠难熬,相对发愁,他娘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能找到的剩粒遗粉统统入锅,煮了一小锅糊粥。儿子由此深深触动,于是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勤奋劳作,孝顺爹娘。代代相传的习俗定然有它的深意,想必也是教育后代,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所以,腊八粥的真正意义应该就是警示勤俭持家,祈盼五谷丰登吧。

老济宁人过腊八节还有“黄苗菜(黄叶菜)炖豆腐”的吃法和“接外孙”的习俗。黄苗菜,发音似乎是这么发,不知道“苗”究竟是哪个字,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黄苗菜(黄叶菜)炖豆腐”就是白菜炖豆腐。以前冬天除了白菜萝卜没啥菜可吃,老百姓说“白菜豆腐保平安”也可以看作一种自我解嘲吧。白菜炖豆腐,是那时能吃到的最普遍的冬日美食,若能放一点点虾皮,那才叫一个美呢!而其中富含的痴颁、纤维素和豆蛋白,却的确确不会吃出如今的种种“富贵病”来,还真的非常有益于身体健康。“接外孙”的习俗,源自于“腊八”的谐音“拉把”,也就是“拉一把”的意思,姥娘家接外孙,帮着嫁出去的闺女拉一把,在生活条件普遍不太好的年代,常常挂在老年人嘴边上的一句玩笑话“究竟是里孙亲,还是外孙亲”更显得亲情珍贵怜爱浓浓了。

■安居煤矿  张锋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