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郭鹏
8月22日,山东济宁市白马河畔,一艘90米长的液化天然气动力船和一艘67.6米长的电动力船顺利下水。京杭大运河上迎来首批新能源智能商品货船,标志着京杭大运河航运进入电气化时代。
不沿边、不靠海的济宁,如今作为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通航城市,常年运行船舶上万艘,已经成为“北煤南运、南货北调”的重要航运枢纽。
2023年,济宁大力实施现代港航物流突破战略,聚焦“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全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009万吨、增长20%,集装箱吞吐量18.1万标箱、增长209%,稳居山东省内河港口首位。
京杭大运河从济宁市穿过,自元代开始至明清,运河的最高管理机构都设在济宁,这里因此被誉为“运河之都”。
近些年,济宁依托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焕发现代化发展活力,实现绿色转型,通过公铁水多式联运体系,成为大运河航运物流关键节点城市。这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凭借运河文化传承、创新与绿色发展,续写着“运河之都”的繁荣。
济宁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通航城市,也是“北煤南运、南货北调”的重要航运枢纽。(济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广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航运装卸效率不断提升
碧水连天、水深河阔,在济宁市着名景区太白湖西侧,就是全国内河首个实现无人智能水平运输常态化运行的集装箱港口—龙拱港。在港口内,《民生周刊》记者被岸桥起重机、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等自动化设备所吸引。
从小在济宁运河边长大的张涛,是龙拱港生产运营部岸桥司机兼指挥手。他在操作间通过智能设备,精准装卸数吨重的集装箱,这些集装箱随着一艘艘货船,沿着京杭大运河通江达海。
“我吃着运河水长大,参加工作10多年,一直在港口工作,见证了运河港口发展转型。高科技实现了装卸作业效率翻倍,而且环保无污染。”张涛感慨道。
除了在中控室操作设备,张涛也会在港口的货船上进行现场调度。来来往往进港的货船船主,他认识不少,50岁的跑船人沉运安就是其中一位。
7月20日下午3时,沉运安担任船长的2300吨货船“港航润扬6063”号从上海返回济宁,张涛要做的就是保证船上96个装满货物的集装箱被顺利运送到存放堆场。
张涛告诉记者,在港口运营初期,岸桥装卸作业量大概是每小时15个标准集装箱。随着业务需要,他和班组成员一起观察设备起吊的运动轨迹,动态记录作业的详细参数,不断调整视频角度,不断地抓取和实操。
终于,他们练就了一人同时操控4台轨道吊的本领,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一次集装箱装卸作业,“而且是一抓一个准”。
2023年4月,张涛代表山东济宁内河港口,参加2023年“港口工匠杯”起重装卸机械(集装箱场吊)智能控制员操作职业技能交流赛。作为京杭运河内河港口中唯一选手,他夺得全国亚军。今年4月,张涛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货船装卸效率的提高,船长沉运安更是深有感触。
就在张涛和同事按部就班地将“港航润扬6063”号货船上的集装箱吊运到卡车上时,沉运安与妻子刘成美则在认真检查船舱发动机等动力装置,为下一个航程做准备。
出生在济宁市微山县的沉运安,从小跟随父辈在微山湖里打鱼谋生,后来由于湖水被岸边的化工生产公司污染,导致湖里的鱼虾量骤减,他于是投身船运行业,至今已近30年。
“一年平均有300多天在这条船上度过。”沉运安说,船早已变成他们的第二个家。
这些年,沉运安的船不断升级,从最初载重不到500吨的水泥船到1000吨的船,再到现在2300吨的智能船舶,船的载重能力越来越大,开得也越来越远。
船上的货物从焦炭、钢材到粮食、农资,集装箱货物品类也愈加多样化。“以前,装卸一船货物要耗时大半天,现在3个小时就能完成一艘2000吨级96个标箱的装船作业。”沉运安说。
“世间叁样苦,开船打铁磨豆腐。”这句顺口溜曾是以往运河上跑船人的真实写照。但随着船舶升级,船上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船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记者登上沉运安的货船。驾驶室从船尾挪到了船头,他不用再忍受发动机的噪声,一台空调让宽敞的驾驶室冬暖夏凉。
在船尾一间约60平方米大小的生活区,布局紧凑而实用,冰箱、电磁炉、微波炉、电饭煲、洗衣机等生活电器应有尽有。
“现在,我们这些跑船人,可以在冬天吃上热乎饭、夏天喝上冰镇水,跑船环境好很多。”沉运安说。
沉运安在大运河上跑船30年,见证了沿岸生态环境、城乡风貌的显着变化。(图/郭鹏)
港航业成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六大百亿级临港产业园正有序建设
船舶从龙拱港沿着运河向北行驶80公里,就到了梁山港,这也是沈运安经常装卸货的地方。沿途,立在河沿上的一块写着“发展航运 改善民生”的大型牌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业、手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在当地形成了较为齐全的门类和行业,使济宁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商贾云集之地”。
如今,除了运输效率的提高和跑船人生活质量的改善,依旧通航的京杭大运河,能为济宁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港航业不仅成为济宁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直接带动船舶修造、水上旅游、物资营销、短途运输、餐饮服务、临港工业及物流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
如今,济宁市六大百亿级临港产业园正在有序建设,其中,梁山港临港产业园入选“全国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江北粮食物流园建成并投入运营;跃进港钢铁加工中心正式投产;国内首个标准化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试生产,引领全国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济宁将聚焦“创新突破港产城融合发展”,以现代港航物流牵动发展枢纽经济、带动产业加速聚集,推动物流通道升级为发展通道、通道经济升级为港口经济,构建港口、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撑、整体发展的港口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制定实施全国首部对于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的专门法规
每次货船在济宁靠岸后,跑船人沉运安就要去市里采购生活物资,时间充裕的话,他还会和妻子去吃一顿“济宁名吃”甏肉干饭。
古老的运河带给济宁的,还有南北交融的特色美食。甏肉干饭,这个因运河而产生的知名鲁菜,明清时期在热闹的运河沿岸店铺随处可见。现在,济宁市区有“成百上千家”甏肉小馆。
60岁的崔保胜,经营“崔家干饭”已有35个年头,饭店算是当地的“老字号”,名气不小。
在崔保胜看来,甏肉干饭这种“运河快餐”,古时能满足运河繁盛时期做工百姓的温饱需要,也能满足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来了就吃”的需要。
崔保胜的家,在大运河边一个小区。退休后有了更多闲暇时间,他常带着孙子沿着运河骑行。“现在运河的水清了,鱼多了,沿岸的治理也很到位,一到晚上,运河边上吹拉弹唱的市民很多。”
记者在济宁当地采访中,谈及运河近些年的变化,不管是餐馆老板,还是跑船人、港口工作人员,这些从小生长在运河边的济宁人,感触最深的就是运河水质和环境的改善。
运河两岸环境的改变,加上运河文化的赋能,让济宁的文旅产业迎来机遇。每逢假期,济宁的叁孔景区、微山湖景区、水泊梁山景区、汶上宝相寺景区都是人头攒动。
近些年,济宁在运河保护上下了较大功夫。今年1月起,《济宁市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条例》实施,这是全国首部对于大运河岸线保护管理的专门法规,为济宁市大运河岸线资源保护管理和港航物流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曾经因运河而兴的济宁,正奋力书写“运河之都”繁荣发展新篇章。
来源丨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