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

站内搜索

媒体焦点

媒体焦点

物产天下  联通世界

济宁日报丨运河之都新“船”说——我市依托内河航运优势深度挖掘产业资源

2024-12-30 责任编辑:管理员

0026.jpg

寒风凛冽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京杭大运河(济宁段)两岸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龙拱河畔,一个智慧化集装箱内河港口已然成形,轨道吊车升降腾挪装卸集装箱,无人卡车载着集装箱来回穿梭在港口和堆场之间;梁山港内,一艘艘运煤货船停靠在岸边,等待装货南下;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项目现场,各项建设工作正按时按质有序推进……

因河而兴,向河而行。作为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多年来,济宁依托得天独厚的内河航运优势,深度挖掘产业资源,聚焦“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目标,全力突破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全力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梁山港、龙拱港、跃进港等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推进“航道网、港口网、物流网、产业网”四网合一,推动内河航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11月份,济宁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946.4万吨、集装箱39万标箱,同比增长39.5%、126.7%,稳居全省内河首位。预计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9500万吨、40万标箱。

济宁不沿边、不靠海,却是京杭大运河最北端的通航城市,也是“北煤南运、南货北调”的重要航运枢纽。依托“黄金水道”每年可通行各类船舶上万艘,已成为内河航运的“绝对主力”,在京杭大运河通航的12个运河城市中,济宁的主航道里程和运力稳居第一位。据了解,济宁发挥“黄金坐标”区位优势,依托京杭大运河、瓦日铁路、新菏兖日铁路、长江、京九铁路“叁横两纵”物流大通道,抢抓“粤苏皖赣—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向北延伸机遇,对上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对下联结长叁角、珠叁角,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平台经济、枢纽经济,推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让济宁这个不临江、不靠海的城市实现通江达海。

要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强力攻坚现代港航物流,更大格局建设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我市充分发挥济宁内河航运独特优势,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谋划,以“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畅通国际大通道、形成开放大格局”为主线,推动内河航运提档升级、全面振兴,打造“公铁水空海”多式联运全国交通枢纽城市。如今,济宁内河航运多式联运体系日益完善,全市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26条,大运河“济苏绿色穿巴”实现首航,开通直达越南、泰国等国家的外贸集装箱航线,构建起“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通江达海”的全国性互联互通大通道。

船舶制造与济宁内河运输发展紧密相连,内河航运又与城市发展转型息息相关。

11月12日,新能船业首创内河新能源智能商品船舶——67.6米纯电动力多用途运输船“6006”,历时2天顺利完成试航。此次试航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济宁现代港航物流战略的强力突破,加快了内河船舶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据了解,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是国内首个集研发设计、智能制造于一体的国内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示范基地项目,首创内河船舶标准化生产新模式,建设形成集产业化集成、市场化运作、规模化应用等于一体的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新能船业创新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船型、新标准、新模式,推动船舶模块化、标准化和批量化制造,建造大型化、轻量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内河船舶,引领内河船舶制造“数智化变革”。

以煤炭起家的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随着港口的发展壮大,水到渠成地开始新能源船舶制造,建造智能化、绿色低碳的新能源船舶,正好适应了内河航运大发展的需求,带动了一长串产业的发展。九一制作天美果冻麻花立足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重点打造亿吨级港口群的同时,加快布局“气化运河”“电化运河”的新赛道。以新能源船舶的研发制造为抓手,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内河航运绿色转型。

除此以外,以梁山港快速发展为标志,济宁港口群的崛起为港产城协同发展带来契机,“运河发展带”应运而生,其中包括开工建设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形成临港产业格局,推动港口业务向物流、金融、贸易等板块延伸发展。今年以来,我市加大港港联动、港贸联动、港船联动、港金联动力度,推动港口、物流、贸易、金融及平台业务的协同联动,全产业链协同竞争优势显现,促进各港口由装卸港向物流港、贸易港、金融港转型。记者手记

济宁曾因运河而兴,让运河之都再现经济新活力,是济宁肩负的历史使命。如今,济宁现代港航物流全面起势,以港聚产、港产融合,必将由量变向质变加速转化,让运河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黄金水道”。

来源丨济宁日报

咨询留言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