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可以为经济带来发展的蓬勃动力。济宁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素有“运河之都”的美誉,而位于大运河边上的龙拱港,就坐落在黄金位置。龙拱港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战略部署,紧抓内河航运“黄金窗口期”,充分发挥京杭运河“黄金水道”独特优势,结合科技赋能、智慧运营战略,着力构建通江达海、连接全国、通向世界的大格局,进一步推动内河航运提档升级,打开港航发展的战略新空间,打造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龙拱港也在济宁转型发展的洪流中开始了科技崛起之路。
龙拱港率先垂范,将“海港先进理念”全面引入内河,借鉴海港全自动化码头布置经验,创新型融合京杭运河水运特点,投用自动化设备、无人集卡等智能产物,部署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 科技赋能,让港口智能化建设不断提速。在龙拱港堆场内,一辆辆无人集卡正在有序运行,凭借北斗导航、5G通信、多传感器融合智能感知,实现车辆任务分配、路径自动规划。龙拱港自动化场桥和自动化岸桥全部采用远程监管和操控,全面实现了现场装卸无人化,无人集卡全场高精定位2厘米以内,停车对位时间5秒钟以内,比传统的人工集卡对位效率提升30%以上,是全国首家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的内河集装箱港口,也是第一家常态化运行无人智能水平运输的内河港口。
科技攻坚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港口建设初期,龙拱港科技专班成员对智慧港口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概念,摆在团队面前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可复制的经验参考。“港口该如何科技布局、自动化设备如何智慧赋能、运营模式如何制定等等一系列问题在港口筹备阶段困扰着我们团队每一个人”科技专班研发工程师顾强说道。无人水平运输系统是智慧港口中最复杂的系统,涉及多个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实现水平运输常态化,首先要解决自动化设备与后台以及公司多个业务系统间的通信问题。与固定机械不同,水平运输设备无法通过有线网络实现,通信网络的覆盖质量、终端间通信延时、与其他设备信号的排异性、网络的抗干扰性能都会对无人水平运输设备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只有让港口实现智慧化常态运营,我们才能拥有内河港口科技赋能的底气!”龙拱港科技信息中心负责人张艳东说道。连续几个月夜以继日地试运行,所有人心中都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终于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迎来了胜利的曙光。龙拱港攻克了内外集卡安全高效混行、电动集卡和无人集卡混合调度、无人集卡5骋稳定运营、无人集卡和港机设备自动交互对位等十多项技术难题,解决了自动化港口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难题,超前高效地完成了别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凭借着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龙拱港几十个自动化系统完成了联调联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技赋能生产系统,为港口的智慧、安全、高效运营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内河港口建设提供了一套龙拱方案。
现如今,龙拱港从未停止探索和钻研的脚步,在第六届“绽放杯”5骋应用征集大赛全国总决赛上,龙拱港项目“5骋专网赋能江北内河最大的集装箱示范港建设”最终斩获一等奖,也是全国港口行业唯一一个一等奖。所在项目团队被济宁市委市政府授予济宁科技创新优秀团队,省级及以上项目奖项和各类专利发明共多达十几项。整个港口从无到有,从传统到现代化,都凝聚着龙拱港的创新探索和刻苦坚持,赋能内河港口智慧化底气。未来,龙拱港将持续利用科技赋能铁水联运及港产融合,续写京杭大运河的传奇故事。
文/图丨王天驰(龙拱港)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