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煤矿 孟苗
对于“淡定”的问题,我越来越觉得重要了。一个人淡定与否取决于他心智成熟的程度高低。这个认识是我年近而立之时才认识的。
在我们还年轻时,十七八九,二十郎当,我们还真不知道这淡定是怎么一回事。心上放着的那个小公主或者臭小子的一颦一笑一句话都足以在我们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这时候,我们习惯“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的心情永远不会风平浪静。我们习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看这个世界也很简单。我们似乎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到,我们认为只要努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让当时的我们知道现在的我们会是怎样活着的,估计大部分人都会感到吃惊而且很不满意:我怎么混成了这副模样?!秃顶凸肚和徐娘半老的自我——恐怕任哪个年轻时的我们也无法接受,更遑论白发苍苍、佝偻蹒跚的老年形象了。
年轻人,无法淡定。他们对这个世界未知的事情还太多,对世界的看法还停留在书本上,远远不知道什么叫生存什么叫现实。年轻人需要那股激情闯荡和探索。我不喜欢所谓的少年老成的年轻人,失去活力的他们那不是淡定,那是丧失激情的未老先衰。
等到离开校园走向了社会,我们大部分人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失落。我们想过的好像不是这种生活,可是现实摆在那里,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我们面前好像并没有那么多可供选择的路口。我们不甘心这样,可是我们似乎没有办法舍下眼前的一切再去趟出一条新路。我们明明感觉到自己在偏离自己最初的理想,可是我们毫无办法。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屈从于现实,在社会上扮演起一个我们并不喜欢的角色。一小部分人坚持了自己的理想,他们中的一小部分成功了,将志趣转化成了职业并且创造了不斐的成就,大多数人苦苦追求,跌倒在半途。去年华语乐坛最火的不是周杰伦也不是宋祖英,而是对梦想追求不懈的两名农民工,他们在低矮潮湿狭小的出租房里光着膀子弹着吉他放声高歌,一吐胸中块垒,看了让人心酸。几亿网民一起心酸,巨大的情绪力量就把他们送到了最高舞台——春晚。草根的崛起似乎可以说明现在这个网络社会追求梦想容易了很多,可是我们想想中国又有多少人抱着吉他在那里哼唱自己的歌谣,他们中不乏在音乐素养方面远远高于旭日阳刚和“西单女孩”任月丽的真正的音乐达人,可是他们可能一生也没有那个机会。即使如旭日阳刚和任月丽这样一夜成名的幸运儿,其最终的结局也未必就能达到自己的预想。这不,春晚刚结束,汪峰就把旭日阳刚的成名曲给“封唱”了,没有了《春天里》的嘶吼,两个混在音乐圈中四处走穴捞钱的农民工也没有了那份让我们感动的辛酸——他们现在过得比我们富裕得多,我们同情人家那不是失却了自知之明吗?任月丽回到家乡,预约采访她的电视栏目排队守候,她忙得不亦乐乎,也没有功夫并且也没有必要再抱着吉他去地铁通道卖唱,很难再听到她的能打动我们的新歌。几年抑或十几年之后,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还会记得谁是旭日阳刚和任月丽吗?我看未必。因为我们跟前有太多又会唱歌又会炒作的真正的歌星在争着吸引我们的眼球,他们只能算是昙花一现,瞬间的感动。说那么多,其实就想证明我们离梦想其实有多么遥远。我们的脚踏实地其实是那么无奈。
而无奈,就是我们淡定的开始。
因为无奈,所以不愿意再去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为无奈,所以能够坦然接受现在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一切;因为无奈,所以能够心平气和地说一些不想说的话,做一些不想做的事;因为无奈,所以逼迫自己习惯并且喜欢目前的职业、家庭和生活方式。久而久之,我们竟然真的应了那句话:习惯成自然。我们真的开始适应并且喜欢自己的生活和现状。我们愈来愈讨厌激进,我们开始静下心来听于丹讲论语,讲老庄。淡定的种子此时终于开始在我们心中发芽了。
年近叁十多岁的我们,即将迈入而立之年,其实本身也有很多压力很多痛苦。但是我们活得好像还挺带劲。疲惫和厌倦时时让我们感到“生无所乐死不甘”的苦闷,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意气风发。我们相信自己能够掌控不太大范围内的一切事情。这个时候,我们处理问题的时候已经不再急急躁躁,我们开始带着自信思考、分析并且积极解决,我们能够办成很多以前办不到的事情,我们的胆量也变得大了起来,能力也增长得非常迅速——虽然很多人都会高估自己的真实能力。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学会淡定了。淡定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对事态发展变化的预知。这是一份处变不惊的从容。不管这种从容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但是那种慌乱已经完全没有了。
我们有了淡定的心态,所以我们多了很多耐心。对家庭中顽皮的孩子,对工作中遇到的阻碍,对生活中碰到的麻烦事,我们的耐心在日渐增加。岁月会让我们的毛躁和脾气慢慢消磨掉,只是消磨的速度不同罢了。
怎么看待淡定?需要我们自己掌握。淡定中不失积极主动,淡定中不忘记曾经的理想,淡定中不让自己同流合污,淡定中不甘于现状,我们以后的生命轨迹会更清晰,我们遇到真正的困惑和麻烦时也会更淡定。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