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2018年5月18日 3版产业经济:
《节支降耗提质增效——济矿集团金桥煤矿“七降十创”促公司转型升级》
详见:
节支降耗提质增效
——济矿集团金桥煤矿“七降十创”促公司转型升级
■ 本报通讯员 张善斌 梁浩然
2018年,转型一年后的金桥煤矿整体运营呈现良好态势,取得了一季度开门红。作为新接管的矿井,面对诸多挑战,金桥煤矿把节支降耗活动作为提质提效切入点和着力点,狠练内功、狠补短板,不断强化成本管控,全力拓展降本空间。
强化思想引导,筑牢降本增效意识基础。针对集团提出的“向七个方面降成本、向十个方面要效益”具体工作要求,金桥煤矿在全矿范围内开展大讨论会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宣传提质创效精神,精心安排部署讨论意见的征集工作。由矿财务科牵头,根据归口部门业务职能范围,将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与集团提出的十方面创效相结合,形成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合力,共征集创效意见66条,随后叁次召开矿副科级以上会议,最终确定降本创效措施32条,预计创效1,355.50万元。各项措施力求实效,该矿将把此项工作的执行作为后续全面预算推进的又一抓手,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落实精细管理,确保降本增效措施到位。 金桥煤矿资金实行集中管理,严格“收支两条线”,每工作日结束后,银行根据划款协议自动将当日收入款项上划至集团账户,由集团统一调控,避免资金沉淀,所有支出根据月度资金计划,按集团批复的预算使用资金,体现了公司当前“控风险、保稳定”的主流价值观。
该矿采取制定材料定额消耗及预警机制,先后制定下发《生产、机电归口工区材料费用管理考核办法》,对采煤、掘进、洗煤厂等与产量挂钩的单位,实行材料费定额管理;对运转、运输、机修厂、通防工区等部门实行材料费限额管理。归口部门每月对各工区现场材料消耗按文件规定进行考核与奖罚,并在当月工资中予以兑现。以月考核、季兑现方式督促归口加强各自管理,各采掘辅助区队还将消耗定额细化分解到班组和个人,在全矿范围内不断营造节约氛围。
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动态管理,不断完善煤炭产物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产物质量满足市场需求。该矿制定下发《煤炭质量管理和考核奖惩办法》,从采掘控制、原煤灰分和含矸率控制、水分控制、杂物控制、煤流运输控制以及采、制、化管理等全面环节进行跟踪、管理与考核,对煤场实行发运动态达标管理,销售部门及时清理场地、冲刷场地、排水等,每天同当地镇政府、交管所、运输车队沟通,确保各煤种的顺畅发运、确保各煤种实现零库存。
优化各项资源,力求降本增效轻装上阵。该矿采取优化生产布局、优化资金链条、处置不良资产、提升人力资源等方式,进一步减轻公司负担,凝聚发展集合力。该矿结合生产实际,推广工作面切眼布置成“刀把型”这一经验和工作面联合布置这一思路,减少了掘进工程量,缩短工作面准备时间,促进工作面增产。同时优化四采区布局,大幅缩短首采面准备时间,缓解矿井采掘生产接续紧张局面。
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工效挂钩”政策,工资分配坚持向生产一线倾斜原则不动摇,用经济手段实现人员梯次下沉,通过绩效考核让正激励作用不断向下渗透传导,努力优化人员劳动配置,通过科室减人一系列措施的执行,精简岗位工20人次,调动人员转岗29人,在未增加矿井总人数情况下将人员全部抽调至井上新成立洗煤厂工作。该矿制定了《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暂行办法》,明确后备人才四级梯队,对技术水平高、职业素养好的干部职工,进行重点培养,跟踪其工作、学习、培训、实践、技能、成果、奖励、考核等情况,并将记录材料归档到后备人才档案。
创新管理方式,实现降本增效效益最优。金桥煤矿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结合实际,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工作,控制投资规模、压缩投资,对列入“叁重一大”的项目,在实施前均召开大范围专门研讨会,确定思路,提炼方案,切实做到方案合理、技术可行,杜绝高大上,最大限度减少投资。对于招标的项目,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前期调研,实行比价采购,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运用谈判技巧合理降低采购成本,物资验收则严把质量关,降低因质量问题造成的后期使用成本增加。即将投入运营的洗煤厂将成为该矿的效益增长点,本着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的原则,做好计量器具、在线灰分仪校验,确保计量、检验准确,坚持日历化检修机制做好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效率最大化。
推广创新成果,提升降本增效科技含量。金桥煤矿超额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年度科技创新鉴定成果2项,评选出“小改小革'创新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叁等奖14项。目前该矿已完成主井无人值守、灯房无人值守、压风机无人值守等创新项目,节约人员18人,可降低人工成本100余万。矿井水处理循环利用,经处理站处理后的矿井水全部用于矿井生产用水、洗煤用水、厕所冲刷、矸石山喷淋、地面洒水、绿化等非生活用水,大幅度节约水费。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