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部署,聚焦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争先进位发展目标,克服行业调整步伐加快、安全环保约束加强、煤矿生产受限等不利因素影响,统筹安全生产、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向港航物流贸易要增量,向节支降耗要效益,完成商品煤销售465万吨,港口吞吐量734万吨。实现营业收入95.8亿元,同比增幅84.44%;实现利润7.46亿元,同比增幅85.89%;实现利税13.21亿元,同比增幅55.89%。
产业体系完善取得新突破。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不断优化煤电产业链,与陕西地矿集团合资设立公司,夯实济宁能源西部发展战略。与中煤水文局合资成立矿产资源开发公司,实现煤电产业与资源勘探、新能源开发协同并进。延伸港航物流产业链,积极对接“中字头”“国字号”公司,招大引强延伸产业链条,先后引进中交疏浚、邹县电厂等行业头部公司,聚集优质产业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组建全国首个内河港航经济研究院,打造港航物流强市专家智库。完善精密制造产业链,以新项目赋能老园区,建设精密铸造项目,7月份一期工程将建成投产,为园区及全市制造业公司提供配套,形成“精密铸造-机械加工-液压阀制造”产业链。
示范工程争创取得新成效。梁山港聚焦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示范港口建设,智慧化港口新基建项目拟列入国家交通部“十四五”规划。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物流项目被列为全国“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物流项目、智慧港航大数据平台两个项目列入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同时山东京杭多式联运物流项目列入国家能源行业“十四五”规划。
“港贸船产”协同构建新业态。全面构建物流贸易龙头带动,港口运营、船舶运输等产业协同发展新业态,打造济宁港航核心竞争力。组建大物贸平台,再造物贸业务流程,开辟集装箱公铁联运、海河联运等物流贸易新渠道,形成“矿、路、港、船、厂”五端畅通的大宗物资供应体系。依托港口布局产业,培育“前港后厂”模式临港产业园,推进港产城一体化融合发展。梁山钢铁物流加工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年底具备100万吨/年钢材加工能力,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龙拱港集装箱多式联运项目开工建设,打造集仓储、加工、贸易于一体,江北内河智慧化标准最高的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园。
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树立新标杆。先后投资5.1亿元用于煤矿智能化装备升级改造及子系统完善,累计建成智能化开采工作面25个,煤矿大型机台和主要系统实现少人化、无人化作业,累计减员1000余人。投资5000余万元率先完成阳城煤电、运河煤矿等8家煤矿智能化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建设,智能化矿山平台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建成鲁西南首家财务共享大数据中心,财务共享13个系统实现整体上线运行,为集团公司构建财务智慧大脑,大数据财务共享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建设济宁港航智慧大数据平台,7月底智慧港航运营中心上线试运行,可实现港口、航道、船舶、货物、上下游客户等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为建立济宁大宗物资交易中心奠定基础。
多元化融资开辟新渠道。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完成了济宁市首例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4家公司入选山东省供应链金融核心公司首批白名单。成功发行5亿元公司债券,提升了公司在债券一级市场影响力。组建全市首个国有供应链金融平台—山东汇融物链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解决全市中小微公司融资难问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山东京杭多式联运项目获恒丰银行20亿元授信支持,为集团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启动上市公司培育计划,在港航、制造业板块优选4户种子公司,同步开展上市准备工作,已完成尽职调查开展定期辅导,力争2023年前完成1-2家公司主板上市。
重点项目建设呈现新局面。组建19个专班,对107项年度重点工作实施挂图作战,16个优质项目建设压茬进行、平行推进,累计完成投资4.02亿元,形成齐头并进之势。跃进港等3家港口升级改造项目有序开展堆场场地硬化,9月底实现“堆场车间化、抑尘极限化、喷淋智能化、车辆清洁化”。京杭运河航道养护项目完成河道开挖6.3万余立方,年底前可实现2000吨级船舶直达梁山,解决货物运输“卡脖子”问题。在汶上循环经济园区启动阳城煤矿技改项目,新增优质产能90万吨,为本部衰老矿井提供接续。年产新型建材30万立方的加气混凝土板材项目开工,构建了“煤-电-建”产业新链条。与世界500强公司中建集团旗下中建环能开展战略合作,投资1亿多元建设煤矿高盐水治理系统,全力以赴争创全市煤矿高盐水治理标杆工程,坚决保障南水北调工程“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为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南水北调东线水质提供有力保障,全力保护济宁人民绿水青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张善斌 时培立
(2021年7月25日刊发)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