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近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历史上曾经造就沿线“官舸商舶鳞集,麻拥于城池之下”的繁华景象。如今在山东,创新转型升级让千年运河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货物运输到港产融合,从文旅赋能到经济发展,波澜不惊的内河水运,恰似大地母亲的血管,源源不断地为沿线输送着巨量养分。
科技赋能,大运河千帆竞发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内河水运?水路运输成本最低,且节能环保,是能源、建材等大宗大件物资运输的最佳选择。过去几年,在交通强国大战略指引下,山东内河港航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海强河弱”的短板快速补齐。据统计,2018年全国内河港航投资首次超过沿海港口投资。从运力来看,2020年,全国航运总重量为75亿吨,其中内河占比55%;同一年,京杭运河山东段362公里航程,全部10座梯级船闸,船舶过闸30.47万艘次,货物通过量8006万吨。
2020年6月,京杭运河山东段全面启用智能通航系统,船民通过“鲁船通”础笔笔报闸,不需再停船上岸登记缴费。平均过闸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8小时,年受益人群40余万人次。截至2021年12月,系统已累计为京杭运河船舶提供过闸服务29.4万次,相当于为船民合计节省出40年的等待时间。
济宁,港产融合势头强劲
作为曾经的运河之都、现代煤炭之城,济宁通航里程约1100公里,约占山东内河航道里程的70%。明清时期,每年顺河北上的漕粮有叁四百万石。如今,满载煤炭、大宗原材料的新能源船队依旧川流不息。
与此同时,济宁又是一座传统的煤炭资源城市、制造业大市,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急需破解能源依赖消耗、城乡环境污染的困境,而纵贯全市的大运河成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支点。
2019年12月,济宁从城市长远发展、水环境环保、运河文化传承、物流产业发展等角度出发,作出了“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的决策部署,畅通标准化运输大通道,推动港产城发展大融合,自此拉开济宁港航产业发展的序幕。
彼时,作为全国28个主枢纽港之一,济宁市港航资源丰富,大大小小的港口公司50余家,但多数港口仅以货物装卸为主,同质化竞争严重。此外,南四湖周边港口大多“小散乱低”,港口间功能定位重合,缺乏总体的规划和协调。加快整合全市港口资源,提升港口品质和效益势在必行。
“济宁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再过二叁十年,大部分煤矿会陆续面临枯竭。以济宁能源发展集团为例,1万多名煤矿职工该何去何从?”时任济宁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丰家雷说,由此,济宁把组建港航集团的重任交到了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手中。
随后,以济宁能源为主体,2020年5月,济宁港航发展集团正式成立。一年半时间里,整合全市优质港口资源3家,形成货物吞吐能力3300万吨/年;全国最大的钢结构储煤棚建成投用;组建全市第一支尝狈骋新能源船队,开辟省内外货运航线8条……
太白湖西侧,便是济宁龙拱港,这里水深河阔,济宁市港产融合的探索正是从这里起步。如今,对标青岛港、定位高端的龙拱港与安居煤矿的相互融通已进入实操阶段,济宁能源安居煤矿党委书记蒋凌强兼任龙拱港董事长,而整个龙拱港除留了两叁个泊位装货外,大部分区域在升级改造。
港口强不强,还要看集装箱。定位为集装箱多式联运,正是龙拱港后发优势,2023年达到10个泊位,年吞吐量40万标箱,长远规划18个泊位,年吞吐量100万标箱。运输货物主要为适箱货物,如汽车零配件、铝棒、钢材、化肥等。
为此,济宁市统筹规划安居煤矿转型升级、火车西站扩容升级和龙拱港集装箱多式联运,按照“前港-中厂-后城”理念和“产业隔离、有机整合、一体发展”思路,培育发展大运河临港产业园。
在梁山,2021年4月,梁山港多式联运项目一期工程正式通航,把京杭运河通航里程向北延伸了17.5公里,将京杭运河和瓦日铁路联通,构建了一条横穿东西、纵贯南北的罢字形物流运输大通道,上承“晋陕蒙”能源基地,下达“苏浙沪”和长江经济带。梁山港成为鲁西南多式联运货运枢纽和大宗货物集散中心,成为物流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典型。
拥有了港航经济,就开启了地方发展的活力之源。港产融合的探索实践,让济宁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城市有了崛起的新增长极。
数据显示,2021年,济宁市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600万吨,成功超过威海、潍坊、滨州等沿海城市大港,位居山东第5位,成为全省吞吐量最大的内河航运港口。
无论是科技赋能千年京杭大运河,抑或是港产融合,内陆城市梦圆“通江达海”,以济宁能源港航发展集团为代表的国企,正在践行交通强省战略的道路上实现“由点连线,以线带面”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山东内河港航,我们期待更多“惊喜”和“答案”。
来源丨山东国资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