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义桥煤矿持续深化“叁基”建设,强化基层、基础和基本功管理,结合公司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公司“叁大员”管控体系,通过“定机构、明职责、建制度、细标准、严考核”等管控措施,着力夯实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基础,全面提高劳动工效、工程质量和设备管理水平,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激活全员创新创效“双引擎”
“我们以‘工效挂钩’为导向,健全劳动定额管理体系,明确定额管理的组织架构、工作标准、执行流程等要求,坚持从‘安全生产、工艺优化、设备完好、条件创造、劳动组织’等六个方面要工效,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矿劳动人事科科长姜巍说。
结合生产现场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应用,该矿及时增加完善“充填工、卸压工、监测工、单轨吊操作维修工”等10多项劳动定额标准,建立13类管理台账和考核机制,引导干部职工从“算定额”向“管定额”转变,从“要人”向“要工效”转变。今年1至7月份,该矿组织工程验收80余次,完成定额结算单190余张。采煤工区通过采用“液压支架调向装置与切眼滑移钢板搭配施工”新工艺,取代以往用人工拖拽支架的施工方式,由传统一个单班回撤2台支架,提高到单班回撤4台支架,且现场操作安全可靠,省时省力,回撤设备劳动工效同比提高50%以上。
与此同时,针对生产现场新设备投用、新工艺应用、新环境变化,组织定额员深入现场“写实”监督,并通过创新验收机制,打破以往传统验收分配模式,改为以“工效定工资”的分配办法,验收质量和时效同步提升。采煤和掘进工效同比提高5.5%和15%以上。
促进工效提升和正规循环“双驱动”
怎样压实质量验收员的责任,如何落实质量验收标准?该矿以工程质量动态管理为重点,要求验收员从打眼支护、拉架移架、采掘截割、皮带运输等环节加强现场监督,同时强化各生产环节、作业工序、施工流程的规范化考核,以此促进各生产单位不断增强正规循环作业管理水平。据悉,上半年掘进正规循环率提升至95%以上,采煤正规循环率同比提高6%左右。
3309工作面是义桥煤矿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平均煤层倾角20度,局部倾角达30度。如何确保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我们根据现场条件,制定设备防护、人员站位及斜巷运输‘特别规定’,要求验收员严格考核现场工程质量,通过采取一系列管控措施,煤炭回收率平均在93.5%以上,采煤正规循环率同比提高6%左右。”该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主任郁学猛说。针对制约生产的堵点、卡点,突出抓好“技术服务、现场盯靠、激励考核”等措施的落地实施,并每日在调度会通报产量完成、进尺任务等指标,让争先创优、“红脸出汗”成为高效生产的有力“武器”。
该矿验收员加大“掘进写实”和现场盯靠力度,严格落实进度、质量、标准、安全“四并重”原则,打破综掘施工不能拐弯的固化思维,实施打眼、卸压、支护一体化作业。“采煤机每推进一排,我们就测量一次进尺距离,并关注刮板运输机上窜下滑的情况,根据现场调整支架状态和推溜方式,严格控制支架倾角和放煤角度,确保工作面质量动态达标。”该矿综采二区质量验收员康具利说。
实现设备安全运行和节支降耗“双达标”
“出炭不出炭,关键看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是‘管’出来的,设备规范操作是‘严’出来的。我们建立设备分级管控机制,健全完善设备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及实施办法,依托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构建设备管理从‘需求计划、采购、领取、消耗、维修、调剂’等全过程管理体系。”义桥煤矿副矿长郭金星介绍。
该矿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平台,对每台设备进行“数字编号”,赋予不同“身份”,根据设备使用变化情况,第一时间修改设备台账,精准完善系统信息;并通过现场悬挂设备二维码,动态查询设备信息,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周转和调剂使用。该矿机电技术科李尚虎介绍,自“叁大员”管理体系运行以来,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物资盘活利用率提高4.5个百分点,设备库存率下降1.4%,待修率下降1.3%,设备完好率上升5.2%。同时,自推行设备市场化管理模式开始,组织签订租赁合同80余份。在机电维修厂推行有偿加工、有偿维修管理模式,并在设备档案柜张贴二维码,档案资料进行电子化管理,领料下单均采用智能础笔笔操作,让数据“多跑路”,让职工少跑腿。
“通过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严格考核,充分调动了设备管理员、劳动定额员、质量验收员的主动性,劳动效率大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提升‘三大员’履职能力,增强基层队伍效能,持续向精细管理要效益,为打造‘创千亿集团 树百年能源’作出义桥贡献。”义桥煤矿党委书记、矿长毛庆福说。
文/图丨刘奉伟(义桥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