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梅,女,现任阳城煤电后勤服务中心食堂班班长,自担任班长以来,她以创新膳食服务体系、打造“健康窗口”为抓手,带领班组研发特色菜品20余种,使食堂服务满意度连年攀升。她个人连续五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获明星班组长、四德之星等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写满了执着与坚守,所辖班组也获得公司“巾帼文明岗”的称号,她以卓越管理能力树立煤矿后勤服务品牌标杆,诠释了新时代煤矿女工“小岗位也有大作为”的奋斗精神。
舌尖上的责任担当
凌晨四点的矿区还浸在墨色里,食堂操作间的灯光已划破黑暗。马冬梅麻利地挽起袖子,检查当天的菜品、肉品质量,这是她对“舌尖安全”的无声承诺。扎根食堂二十个年头了,从青葱学徒到集团“巾帼岗位明星”,她把最平凡的岗位“烹”出了最动人的滋味。
每周菜单上密密麻麻的记录,是她的“味蕾地图”。她分管的风味小炒窗口花样极多。矿上职工来自五湖四海,口味各异,有人爱吃辣,有人喜食清淡。为此,她绞尽脑汁,力求让每一道菜都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先后推出肉丁川味面、牛肉汤、羊汤、五香烧饼、手工油饼、手工馄饨、羊糁汤等特色小吃。
她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巧妙地调整菜品,“夏天应该备点绿豆汤解暑,冬天我就想着怎么熬点羊杂汤驱寒,只有咱们矿工兄弟吃饱了,心才有归属,才能觉得咱公司就是‘家’。”她常笑着念叨这句话。
烟火里的暖心纽带
“马姐会读心,知道咱们矿工兄弟们爱吃什么!”班组里的成员总爱这样打趣。面对全矿2000多名职工的味蕾期待,她带着班组玩转“美食方程式”,风味窗口里,肉丁川味面、羊糁汤、牛腩土豆、红烧瓦块鱼、地锅鸡这些特色菜品在食堂交织成味觉交响曲。
最让职工竖起大拇指的,是她特制的“健康密码”菜谱,通过改进各类标准配料的常规菜,搭配出适用不同人群的菜品,她将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有效结合,制定出了低糖、低盐、低油的健康菜,并且在售卖窗口设有明显的标志供职工选购。
在班前会记录本上,马冬梅这样写道:“咱们多添一勺暖心汤,井下就多十分战斗力。”这个把食堂菜单变成“民生清单”的女班长,正用十几年如一日的坚守证明:一餐烟火,亦能温暖矿工心田。
微光汇聚千亿征程
对待同事,马冬梅更是将温暖与关爱展现得淋漓尽致,宛如亲人一般。无论是工作上的难题,还是生活中的琐事,同事们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总是马冬梅。她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耐心劝解,倾听着每一个人的想法,用自己的包容与理解化解矛盾。她常说:“咱们都是一个大家庭的,和和气气地把工作做好,比什么都重要。”在她的努力下,班组里始终洋溢着和谐的工作氛围,大家齐心协力,为职工们提供着优质的餐饮服务。
二十载春秋交替,马冬梅的记事本扉页早已泛黄,师傅那句“食堂是矿山的胃,更是咱矿工的家”她始终记在心里。她不是井下采掘光明的开拓者,却是守护能源战士体力的“后勤尖兵”;她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却用7000多天零差错的餐饮保障,为矿山高效运转注入绵长动力。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伟大的征程从不仅存于蓝图之上,更生长在把平凡做到极致的匠心里。在阳城还有许多像她这样的女职工,正用最朴素的执着为“决胜千亿”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价值。
文/图丨李梅(阳城煤电)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