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桥煤矿机电修理厂,有这样一支“娘子军”,她们以焊花为画笔,以钢铁为画布,用汗水和坚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她们就是“金蓝领”女子焊工队。这支由7名女性焊工组成的队伍,在男性主导的焊接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煤矿生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金蓝领&辩耻辞迟;诞生:从零到一的巾帼力量
2018年6月,随着公司的发展及技术岗位多元化的需求,金桥煤矿机电修理厂精心打造了“金蓝领”女子焊工队。彼时,矿井生产急需各类加工件及不锈钢等标准化制品的加工制作,这支队伍的成立便肩负起了这一重任。成立之初,班组基础薄弱,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她们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开启了她们的成长与奋斗之路。
在这个男性居多的焊接领域,她们相互扶持、彼此鼓劲。面对困难,她们从不退缩,总是携手共进。有人遇到技术难题,大家便围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有人工作疲惫,其他人便主动分担。这种团队凝聚力,如同经历烈火洗礼的焊花,愈发璀璨夺目,支撑她们在工作中不断前行。
从“红装&辩耻辞迟;到“蓝装&辩耻辞迟;:破茧成蝶的蜕变之路
女子焊工队的成员大多是监狱转岗女工,曾经她们操作鼠标、敲击键盘,如今却脱下红装换蓝装,迎来了巨大的身份转变。面对陌生的焊接工作,淘气的焊花透进手套、钻进领口、跳进裤腿,带来的刺痛让她们眼眶泛红,但她们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为了尽快适应新角色,她们利用午休时间向资深师傅请教电焊技巧,不断调整工作状态,凭借着坚韧和不服输的精神,迅速成长为威风的女“焊”子。
高爱丽回忆起刚学电焊的日子,感慨万千:“刚学电焊那会,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但幸运的是我们都坚持下来了。现在看看咱自己完成的加工制品,真是太有成就感了。”正是这种对工作的热爱和成就感,激励着她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
匠心铸就:精益求精的焊接艺术
工作中,女子焊工队充分发挥女性敏锐、细心和耐心的优势,焊接技术日益精湛。全矿70%以上的加工件,以及不锈钢操作台、司控箱等标准化制品,都出自她们的一双巧手。她们对待每一处焊缝都秉持高标准,力求完美,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构建起一道坚实保障。
在创新增效方面,她们积极创新思维,制作批量生产模具,改善工作流程,使焊接效率大幅提升50%以上。从2024年至今,她们参与的创新创效小改小革及发明专利达四十多项。最近两个月,她们为井下设计制作的采煤机水动力二次负压降尘装置以及单体液压墩柱,均申请了专利,为公司的技术创新和降本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节支降耗方面,她们精准计算加工件尺寸,根据钢材大小合理下料,力求让每一块钢板、每一根角铁都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化引领:“3345”工作法的品牌力量
为了提升班组的整体素质与竞争力,“金蓝领”女子焊工队积极推行“3345”工作法。抓好班前隐患排查、班中作业标准、班后总结提高这“叁个时间节点”管控,培育“以匠为领,以俭为美,以学促行”的“叁以”精神,实现安全零伤害、焊接零缺陷、行为零叁违、环保零事件的“四个零”安全目标,积极营造“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一起干、一定成”的“五个一”和谐氛围。
通过“3345”工作法的推行,班组建设的整体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形成了较强的团队凝聚力、较高的技术引领力和较好的制度执行力。她们打破职业偏见,在焊花中以细腻与刚强书写女性在工业领域的骄傲,传递独特价值与魅力,成为金桥煤矿极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领雁前行:焊花中的铿锵玫瑰
作为“领头雁”,“金蓝领”女子焊工队在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她们在日常工作中不讲条件,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展现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她们的焊接技术日益纯熟,在近几年集团公司及矿“我是状元”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多人在焊工组多次获得二等奖、叁等奖的好名次。
凭借出色的表现,女子焊工队成为众多煤矿女工的表率,激励着更多女职工为梦想而努力奋斗。加工班也因她们的出色表现,获得集团公司节约型班组二等奖及集团公司2025年巾帼文明岗,并多次荣获金桥煤矿“明星班组”荣誉。
“金蓝领”女子焊工队,是开在煤海里的铿锵玫瑰。她们用汗水和智慧,焊出了属于自己的璀璨人生,也焊出了新时代女性的风采和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她们将继续坚守岗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济宁能源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在煤海之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文/图丨宋苗苗(金桥煤矿)
受理本司相关的咨询、意见、建议、投诉等事宜,请填写真实个人信息,以便于沟通联络。